随着汽车行业转型窗口期的日益收缩,车企对于转型谋变的紧迫感明显强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43.7万辆和331.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4.7%和8.6%,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7%,创下月度产销历史新高。
但市场的分化同样明显,在燃油车时代担当汽车产业发展火车头的国有车企,近年来同样面临合资品牌利润大幅缩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尚未挑起大梁的困境。如何通过改革创新,来摆脱销量和业绩下滑的不利影响,已然成为头部车企的必修课。
银河证券此前研报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央国企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不足,远低于民营企业75%的水平,新能源转型落后带来市场空间的缩窄,央国企整体利润有所下滑,2023年民营乘用车企实现归母净利润344.11亿元,首次超越央国企。
显然,今年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叠加国资委提出对三大汽车央企新能源业务的单独考核,国有车企在新能源转型等领域的积极性已被充分激发,通过多手段促进改革成为发展的必然。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展望未来,在国产汽车品牌崛起之路上,民企更加灵活多变,国企则更加稳健,二者仍将继续并行发展,合力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国有车企集中调整总部职能
对于众多传统车企,尤其是国有车企而言,如何进一步提升效率来冲刺实现转型目标,或将成为其202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4年12月31日,东风集团召开总部职能部门调整启动会,宣布总部定位由战略管控向“运营+统筹”转型,调整队形,对自主乘用车业务实施运营。据悉,此次调整是继新能源“跃迁”、研发“跃动”、商用车“跃升”、零部件“跃创”之后,构建与新能源“4+2”布局发展相匹配的组织架构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
重大调整的背后,是东风集团连续两年在销量层面的失利。2023年初,东风集团提出2023年要挑战350万辆销量目标,最终当年销售汽车242万辆,同比下滑17%。2024年,东风集团将销量目标定在320万辆。现在东风集团预计2024年全年销售汽车248万辆,同比增长2.5%;终端交付256万辆,同比增长4.8%。
尽管整体销量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东风集团在新能源转型领域取得的成绩也确实可圈可点。得益于一系列高端车型的推出,岚图汽车已连续四个月销量破万,产品市场均价稳定在35万元以上。据悉,岚图要在2025年冲击20万辆的销量目标。
新华社照片
事实上,东风并非业内首个强化总部运营职能的国有车企,在上汽集团去年8月密集的人事调整中,“优化管理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无疑是出现最多的字眼。
此外,去年10月底,广汽集团宣布,将对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并同步实施相关组织机构改革,并在同期将总部由广州珠江新城搬至番禺汽车城,同样被业内视为广汽变革的序幕。
广州车展期间,曾庆洪与冯兴亚身着统一工装形象对外,也被视为向外传递了发起改革、二次创业的决心。在广汽为期三年的“番禺行动”中,首要任务便是“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型,建立自主品牌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
而一汽集团方面,虽然暂未宣布对于总部职能的调整,但去年年底多个业务板块超30位高管的人事变动,也成为一汽董事长邱现东和总经理刘亦功搭班以来,进行的动作最大的人事调整。在外界看来,此次调整,是一汽在严峻转型压力之下推进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人事变动最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一汽常委、副总经理陈彬兼任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分析人士指出,陈彬以集团副总的身份来直接管理一家合资公司,这与目前一汽-大众的销量低迷不无关系,或包含着集团内部挽回合资市场份额的决心。
转型变革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有车企开始集中强调总部职能的转变,也引发了市场的两点疑问,一是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开启总部职能的调整,二是为何国有车企普遍对于调整极为重视,甚至用“二次创业”来形容调整?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有车企开启总部职能调整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方面,合资品牌销量的普遍承压,让国有车企失去了以往的“现金奶牛”,自主品牌必须挑起传统汽车大厂转型发展的重担。以往总部仅负责战略,不参与实际运营的“各自为战”的模式不再适用,需要强化总部对于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把控力度。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时代新车对于各个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口味越发挑剔,需要车企从研发、生产、再到终端的营销上下一条心,来打造真正拥有产品力的车型。这也意味着,国有车企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深刻的系统化变革,这对车企在实际业务中细节落实和体系能力有极高要求,总部职能的转变也自然被提上日程。
新华社照片
而对于调整极为重视的背后,也折射出国有车企对于改革的决心和行动力。面对销量利润持续下跌的困境,“汽车国家队”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尽管已普遍有所行动,但转型之路依然难言轻松。外部环境方面,要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顺应市场趋势;国有车企自身,还要应对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如何平衡销量与利润,燃油车与新能源,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从近期国有车企的布局来看,对于转型都有着较为明确的目标和实现路径。上汽集团通过整零协同降低成本,成功实现产销筑底回稳,以全年463.9万辆的成绩顺利交卷。三年“番禺行动”下,广汽集团则加码自主品牌,瞄准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2027年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的目标。东风集团则将新能源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形成面向豪华电动越野市场的“猛士”品牌、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岚图”品牌,以及面向主流市场的“东风”品牌的全新品牌格局。
可以预见的是,转变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阵痛,但在汽车市场格局重塑的重要关口,敢为常人之不敢为,才是投入生存之战部署战略反攻的正确态度。正如某集团高管在内部讲话中提及:“过去几年,集团损失的不是钱,而是时间。”对于国有车企而言,其优势在于底蕴雄厚,并不缺乏反攻的资本,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以及转型是否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