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汽车 > 今日汽车 > 全新一代宝马X3,中产还会追捧?

全新一代宝马X3,中产还会追捧?

发布时间:2024-07-13 08:46:30来源: 15210273549

近日,懂车之道获悉,宝马品牌带来了全新一代宝马X3,新车将在美国斯帕坦堡工厂和南非的罗斯林工厂生产,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率先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上市,随后于2025年1月登陆全球其它市场销售。下面,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新车的产品力如何?

 

 

 

 

外观上,全新一代宝马X3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采用标志性的双肾格栅尺寸有所增加,内部采用竖条+对角线的镀铬装饰件,也支持选装环形光耀格栅,更突出时尚感。引擎盖处更是有多条筋线,大灯组内部采用双L型日行灯,看上去十分有神,下进气格栅造型则是比较夸张,前唇相对扁平,运动感继续被强化。

 

 

来到车身侧面,整体偏向硬朗,线条设计饱满,配合前后隆起的轮眉,采用五辐式轮圈造型,值得注意的是,新车D柱保留霍氏拐角装饰。配备行李架,还采用内凹式门把手,拥有比较高的离地间隙。据悉,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55/1920/1660mm,轴距为2865mm,风阻系数为0.27Cd。

 

 

 

车身尾部,更强调运动感,配备高扰流板,全新造型的尾灯组。在尾窗处更是配备后雨刮器,尾灯造型上更加追求立体感,后包围也是大量采用搪塑材料,也有多种组合方案。

 

 

内饰方面,采用全新的设计风格,氛围灯造型很夸张,三幅式方向盘,门板处的控制按键换装为触控方式。配置方面,手机无线充电、哈曼卡顿音响、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加热、通风、记忆功能和后排座椅加热。

 

内饰最大的变化在于,采用一体式屏幕,集合12.3英寸+14.9英寸双联屏,内置带QuickSelect功能的宝马iDrive 9系统,并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机互联。驾驶辅助方面,标配L2级驾驶辅助功能,可选装自动变道以及自动泊车等功能。

 

动力方面,提供汽油、插混、柴油等多种动力组合,其中,燃油版车型采用2.0T发动机与48V电机的组合,20 xDrive最大功率为208马力、30 xDrive最大功率为259马力,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插电混动版本,采用2.0T发动机与电机的组合,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99马力,峰值扭矩450牛·米,另外它还将配备19.7kWh电池,可提供81-90km的纯电续航(WLTP);M50 xDrive搭载3.0T直列六缸发动机与48V电机的组合,最大功率为398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为4.6秒。

 

小编有话说:

 

宝马X3是一款很经典的车型,凭借着豪华,产品稳定可靠、耐用等深受用户的喜欢,全新一代宝马X3升级很多,能否获得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新车更多消息,懂车之道继续关注。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车资讯,购车行情,欢迎留言互动。大家购车一定要理性消费

今日汽车更多>>

比亚迪力压美系排名第五,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 出乎意料!雷克萨斯敲定国产,但只生产纯电动 1月售3万余台,重夺“销冠”宝座,小鹏终于逆袭了 1月新能源销量:小鹏跃3万,小米超2万,都是什么含金量? SL-FILTER盛联滤清器:带您揭开机油滤清器测评迷雾! 2024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比亚迪名列第五 224323台,同比增长10.3%,奇瑞集团2025年1月销量出炉 阿维塔1月售8826台,同比上涨25%,环比有所下滑 多家车企发布1月销量 小鹏突破3万大关 理想汽车微微下滑 三款高端国产轿车来袭 尊界S800、仰望U7领衔 2025年刚过,本田就召回136.7万辆!快看你的车中招了吗! 全世界64%的纯电动车,被中国人买走了! 通用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29亿美元!受中国业务重组影响! 现代昂希诺,中国没人买,但全球销售200万辆! 2024年泰国汽车生产减少20%,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保时捷Taycan 有4个吉尼斯世界记录,你知道是什么吗? 20万纯电家轿怎么选,新款极氪007还是小米SU7 新赛道来了!从CES看汽车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与未来趋势 BBA三巨头24年战报公布,谁是英雄or谁被打击? Rivian新专利申请:加热透镜以去除车灯沉积物 雷诺集团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1.3% 吉利汽车埃及工厂投产,未来年产能达近3万台 延锋胡斐:出海迈入新阶段,物流规划助力海外运营 海力达张悦:打造深度本地化的全球企业在供应链端的实践与思考 兰博基尼 再破纪录 2024年销售创历史新高! ​第10000辆交付!长超5米1,拥有百万实力仅售33万多,BBA不香了 零跑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耐世特常熟基地开业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2025武汉国际新能源汽车工业展,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2025汽车购新补贴政策在即,是时候迎接新车变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