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新闻 > 汽车新闻 > 当增长成为企业必答题,腾讯给出新解法

当增长成为企业必答题,腾讯给出新解法

发布时间:2024-09-05 17:45:47来源: 13041198719

陕鼓是一家生产大型轴流压缩机的企业,主要用在冶金、钢铁行业。这几年,新建设的冶金、钢铁工厂减少,陕鼓销量也基本见顶。在与腾讯合作过程中,陕鼓将已售出的设备做智能化改造,这一方案让陕鼓实现了全球用户千余套动力装备的远程监测,以及故障诊断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还可以对冷暖供应、热水、电力、余热回收等多种能源的统一管理。

陕鼓能源互联岛

陕鼓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型,形成了硬件设备、工业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三大业务条线。从2021年起,工业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带来的收入首次超过硬件设备,占比超过50%。

在推动生态伙伴成长的同时,腾讯自身也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根据腾讯发布的2024年Q2财报,当季总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率。

腾讯主航道业务稳健,保障了ToB业务的坚定投入,因为坚持长期主义,稳定加大研发投入,以产品为核心,关注自研产品的提升,不做‘低效内卷’;过去一年,腾讯ToB收入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业务越来越健康,生态也越来越繁荣,海外和伙伴收入均保持高速增长。”

2024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于9月5日在深圳开幕,大会汇聚了腾讯对产业互联网的研究成果、战略规划、技术产品等。会前,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接受南方+记者采访,他指出,当前全球经济疲软、行业加剧内卷背景下,AI智能化、融合创新、出海正成为企业寻求新增长的关键机遇,也成为驱动腾讯ToB业务增长的核心引擎。

调整

不做低效内卷,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面对大环境的剧变,特别是当一些行业面临剧烈调整时,如何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在眼下备受关注。

李强透露,过去三年,腾讯果断转型,剔除了一些集成类、重交付项目,压力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从而实现了业务健康转型。也正是因为主航道稳定增长,使得腾讯能够在To B基础研发上有着长期和坚定的投入。

地产行业承压明显,影响到钢铁、建材、水泥、家具甚至洁具、家电销售,整体IT投入受到影响。但反过来看,作为地产细分赛道,物业是一个现金流非常稳定、盈利能力强的行业。过去一年多,腾讯在物业领域斩获颇丰,拿下多个头部物业公司公有云场景。

“物业本身是服务于居民,与人打交道。凡是与人打交道的地方,腾讯都可以发挥连接的优势。”李强说,很多小区越来越习惯使用微信或小程序来提供缴费报修等服务。

再比如,围绕先进半导体、消费电子、“新三样”等领域,从研发到客服、销售,都有大量计算场景,腾讯在公有云增长也比较不错。

运营商侧也是如此。一方面,运营商云业务高歌猛进,另一方面,腾讯退出政务市场“总集”身份,越来越多运营商走在前面,与腾讯形成合作关系,腾讯为运营商提供软件等产品解决方案。

一些过去波动比较大的行业,如教培也开始复苏,公有云销量在逐步上升,而很多中小学也开设了AI课程,腾讯帮助中小学普及AI编程。旅游行业也在快速增长,暑期一些热门景点遭遇“黄牛党”囤票,腾讯帮助景区推出安全软件,让观众能正常买到门票。

腾讯更强调发挥生态伙伴的力量。去年,腾讯提出,希望用一到三年时间,让合作伙伴的收入占腾讯云收入一半,依托生态伙伴撑起业务“半边天”。

李强对此表示,目前来看,合作伙伴整体收入增幅更领先,腾讯非常重视生态共赢,把更大蛋糕给到合作伙伴。

李强举例说,腾讯的一个生态伙伴,一年营收约10亿元,客单价集中在5000到10000元,它服务了近20万家的企业。

腾讯砍掉了大量的集成、交付、咨询、定制化开发业务,将这些业务交给了合作伙伴,有更大的蛋糕给到合作伙伴,让生态变得更加繁荣。腾讯也在赋能合作伙伴,帮他们做培训、制定行业解决方案,支持合作伙伴到下沉市场开设新的机构。

“中国企业的数量极其庞大,中长尾的规模非常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潜力也能支持合作伙伴的业务越做越大。”李强说。

尽管发达地区收入规模依然占腾讯云的大盘,但下沉市场增速非常快,也为市场带来不错的增长预期。

最近,腾讯在东北三省的合作中发现,很多中小企业在快速上云,特别是新开设的企业,如果要重新购买服务器、组建网络,成本比较高,上云则是一个很好的降本手段。

在经历战略方向的调整后,AI、融合创新、出海,正成为ToB业务三大增长引擎。

AI智能化

大模型不能治百病,更看重场景应用

在腾讯与三峡能源合作中,原本巡检工作需要人工冒着严寒酷暑、翻山越岭,而腾讯通过升级云边一体化的智能运维模式,实现从人工巡检到自动化巡检、无人机在光伏电站上空往返飞行、快速拍照,寻找光伏需要做清洁或破损之处,检修成本下降了30%。

汽车新闻更多>>

零跑1月售25000余台车,同比涨105%,环比下降四成多 宾利终推纯电车型,奥迪再出最强A5 2025年,又有3款增程SUV要上市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出炉,比亚迪排名第五 蛇年首月“开门红”,小鹏翻身成第一,小米连续4月破2万 2025年1月车企投诉指数排行:车机又给车主添堵 各地人民爱买什么车?毛豆Y成有钱人首选,拉萨竟爱埃尔法 2月多款新车来袭 新款大众ID.3领衔 多款重磅国产SUV来袭 问界M8、 小鹏G7领衔 别乱选车 2024年国产中型SUV销量排名 四款销量过十万 红旗HS5第五 2024起亚汽车净利润493亿人民币! 比亚迪2025年或将在日本/韩国市场推出PHEV车型! 韩国车市50万以上进口车8年来销量首次下滑! 2025年1月韩国车市销量排行,嘉华第三! 宝马CEO 反对欧盟(EU)上调中国产电池电动汽车关税决定! 再次蝉联第一!奇瑞瑞虎冠军家族续写传奇 沃尔沃新势力汽车:回望2024,展望2025 12月卖出15903辆,远超理想L7,智界R7到底做对了什么? 坦克700Hi4-T:中大型越野SUV市场搅局者? 上半年BYD奇瑞长城都有全新越野SUV上,谁家有机会卖爆? 宝马沈阳研发中心揭秘全新BMW X3智能驾趣诞生历程 同级配置天花板 数据碾压同级的全新途胜L才是归乡“好搭子” 近50款新能源车激战,2025年谁将主宰市场? smart2024年销量增长近7%,2025年计划拓展海外市场并推新品 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猛增,问鼎“中国汽车第一城”! 本田汽车:日产汽车需要将利润提高两倍 “在中国,为中国” 起亚深耕中国汽车市场22年成绩斐然 本田经典燃油钢炮Type-R被曝油改电:保留手动变速箱 2024商用车行业回顾:货车低迷,新能源崛起,海外拓展成亮点! BBA集体下滑,新能源时代消费者不追捧豪华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