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自驾 > 汽车自驾 > 子公司设计产能大幅下调,北汽蓝谷两年内产能缩水将近一半

子公司设计产能大幅下调,北汽蓝谷两年内产能缩水将近一半

发布时间:2024-09-24 21:29:26来源: 13041198719

北汽蓝谷子公司大幅削减了产能。

9月23日,北汽蓝谷(600733.SH)发布了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产能及生产地址转变的相关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已将其车辆生产地址从北京市大兴区、山东省青岛莱西市以及河北省黄骅市迁移到北京市密云区西统路188号。变更后,北汽新能源的原有设计产能由32万辆调整为12万辆。

北京市密云区西统路188号是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所在的地址,该工厂此前为北汽福田位于密云的工厂,已由北汽新能源收购。今年8月2日,北汽蓝谷在互动平台表示,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获准备案的年产能为12万辆。而华为鸿蒙智行与北汽新能源合作的首款车享界S9就在这里生产,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8月6日在享界S9上市发布会上透露,享界超级工厂已正式在京投用。公开信息显示,享界超级工厂一期规划产能为12万辆,后续可扩展至30万辆以上。

北汽蓝谷方面表示,目前,北汽新能源密云工厂规划产能12万辆,镇江工厂规划产能15万辆。公司将通过精益运营密云和镇江两大生产制造平台,不断引入新品。

此前,北汽蓝谷就曾削减过产能。北汽蓝谷2022年年报披露的信息显示,北汽蓝谷拥有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和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镇江工厂)三大工厂,设计产能分别为32万辆、5万辆和15万辆,合计52万辆。2023年3月14日,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签署了资产转让协议,以5.67亿元(含税)的价格对外转让了其所持有的固定资产等相关资产。而此次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能调整后,北汽蓝谷从原有的52万辆产能削减至27万辆,两年内产能缩水了48.1%。

销量低迷是北汽蓝谷子公司削减产能的主要原因。北汽蓝谷曾在纯电动车领域位居首位,其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发展电动车的企业。但伴随着补贴退坡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北汽蓝谷市场份额在近几年出现大幅下降。2018年和2019年时,北汽蓝谷销量均超过了15万辆,2020年销量直接跌落至2.6万辆。当前,北汽蓝谷旗下主要有极狐、享界和BEIJING三大品牌,今年前8月销量为5.2万辆,虽然同比增长12%,但与主流新能源车企销量差距较大。

而北汽蓝谷与华为鸿蒙智行的合作被看作为能否扭转困局的关键,目前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享界S9已经推向了市场,该车是华为鸿蒙智行的全场景智慧旗舰轿车,起售价为39.98万元。北汽蓝谷官网发布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生命周期(5年)内,享界S9销量预计合计48万辆,2024年至2028年预计分别销售6万辆、12万辆、12万辆、9.6万辆及8.4万辆。北汽蓝谷尚未披露享界S9的销量数据,根据公开信息,这一车型8月销量不足3000辆。

北汽蓝谷已经连续多年处于亏损状态。北汽蓝谷(600733.SH)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37.4亿元,同比下降35.2%,净亏损达25.7亿元,同比扩大29.9%,是公司史上同期最大亏损。对于亏损原因,北京蓝谷在公告中称,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日趋白热化,挤压利润空间;公司为持续推进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品牌形象锐化、运营效率提升上持续投入,对公司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2020年~2023年,北汽蓝谷分别亏损64.8亿元、52.4亿元、54.7亿元和54亿元,四年半累计亏损达251.61亿元。

由于连续多年亏损,北汽蓝谷面临一定偿债压力。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已达85.02%,较去年同期的68.37%再度大幅上升。具体来看,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23.04亿元,而其短期借款达56.89亿元,长期借款为16.93亿元。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为85.02%,较2023年末提高了7.61个百分点。

9月2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汽车”)拟向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公司(下称“北汽新能源”)增资20亿元,同时北汽新能源拟通过公开挂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式增资扩股,增资金额不超过100亿元。若顺利实施,北汽新能源将获得最高120亿元的增资。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六年,北汽蓝谷在资本市场拿到的融资加政府补助金额已超过500亿元。从资本市场融资来看,北汽蓝谷2018年借壳上市时募集资金286.62亿元,2019年、2021年及2023年北汽蓝谷进行了3次定增,实际募资金额分别为10.34亿元、54.5亿元、60.3亿元,合计411.76亿元。对于此次增资扩股,北汽蓝谷方面表示,本次增资事项,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符合全体股东利益

汽车自驾更多>>

吉利、比亚迪1月数据,夏销量破万,没受到春节淡季影响 长安稳居前三,吉利有点猛,长城掉队了? 捷达VA7购车指南,推荐1.4T先到先得版 2025合资车企放大招?丰田便宜卖智驾,日产走技术流! 2025年3大新款新势力SUV:小鹏G6造型微调,蔚来ES6平台升级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国产比亚迪排名第五! 智能车机评测:2025款上汽名爵MG ES5 2月份新车前瞻:神仙打架,钱包捂不住了? 新能源汽车北方仍少见,旅游城市外来插混车更多 2024现代汽车净利润超600亿人民币! 试驾现代全新帕里斯帝,传统豪车的高级感! 为什么5.8升V8发动机的福特维多利亚皇冠,成为美国警车代名词? 想买电车再等几个月!特斯拉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廉价电车model Q! 现代联手通用打造纯电皮卡,竞争Cybertruck! 现代IONIQ9 开启预售,约合33.1万元起! 美国20款电动车冬季续航测试,大众ID.4 福特电马 续航衰减严重! 现代起亚再获英国what car 年度车型大奖! 比亚迪海外表现亮眼,成为新加坡2024年最畅销汽车品牌,未来可期 比亚迪马来西亚获电动汽车销冠,长安在越南合作建厂 率先详解尊界S800:掀开中国百万超豪的神秘面纱 合资燃油紧凑轿车降价榜:最高优惠6万,新能源还香吗? 研究报告:数家欧洲、北美汽车工厂今年可能被关闭或出售 博世智能座舱平台累计出货量突破200万台 2025 CES丨车凌科技全新发布MaaS解决方案 #以场景触发服务 本田要求日产回购雷诺所持股份 NOA加速普及,高阶智驾成为竞争主战场 smart全球扩张提速,2025年目标新增超10个海外市场 BBA汽车行业三巨头24年战报公布,谁是英雄or谁被打击? 2025年电动车电池新选择:钠电池、石墨烯电池还是智能铅酸电池? 尝鲜买新手机获千元优惠 汽车补贴延伸至车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