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汽车 > 今日汽车 > 跌破百万辆,本田在华还在寻求机会?

跌破百万辆,本田在华还在寻求机会?

发布时间:2025-01-10 23:27:10来源: 15210273549

年终之际,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纷纷揭晓了年度销量成绩单,尽管销量数据不足以全面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发展状况,但它无疑直接映射了企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具体表现。

近期,本田中国公布的年度终端销量数据透露出一丝忧虑。据1月9日发布的最新销量报告显示,本田中国在2024年的终端汽车销量为85.2万辆,与上一年度的123.4万辆相比,下降了30.94%。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4年2月开始,本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连续11个月遭遇同比下滑,且在第三季度(7-9月)更是遭遇了连续三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超过40%的严峻挑战。

 

跌破百万辆,本田在华还在寻求机会?

 

尽管本田中国在2024年内积极采取行动,推出了新能源品牌及新车型,试图扭转燃油车市场亏损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不佳的局面,但从目前的销售业绩来看,本田在华的合资公司并未能有效遏制住销量下滑的趋势。

水土不服?

本田最初将油混车型视为在中国市场的关键布局。早在2013年,本田便推出了i-MMD混合动力技术。2018年,其在中国市场的合资公司广汽本田推出了搭载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第十代雅阁,而东风本田也同步推出了混动版奥德赛。

然而,本田的油混技术在中国市场似乎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困境。在中国,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政策扶持,油混技术均未占据主流地位,消费者对于额外支付数万元购买油混车型的热情不高。

与此同时,插混和纯电路线在政策推动下迅速崛起。面对这一趋势,本田不得不调整策略,将重心转向纯电路线。2018年,东风本田发布了“放眼未来Seeing the Future”新能源品牌战略,随后在2019年复活了思铭品牌,并推出了基于XR-V打造的纯电车型X-NV,标志着东风Honda电动化时代的开启。同年广州车展,本田又推出了第二款纯电车型M-NV。

2021年,随着CR-V锐·混动e+的上市,东风本田正式迈入插电混动时代。同年10月,本田正式发布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标志着其电动化转型的全面展开。然而,由于车型多为油改电产物,加之国产新能源车型的激烈竞争,本田的电动化之路并未如预期般顺利,e:N品牌2023年的销量仅为1.5万辆。

 

跌破百万辆,本田在华还在寻求机会?

 

图片来源:本田中国

为应对挑战,本田中国不仅在产品层面进行革新,还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幅调整。2023年2月,本田中国连续发布三条公告,对组织架构和内部人事进行多方面调整,希望“进一步加速电动事业”。同年4月1日起,本田汽车开始实施新组织运营体制,新设电动事业开发本部,负责汽车事业战略及纯电动产品开发等关键任务。

以此为契机,本田在华的改革力度显著加强。2023年4月,本田中国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全新电动品牌“烨”,该品牌由本田中国本土团队自主研发,并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中国本土供应商展开合作。

在2024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广汽本田发布了全新纯电动品牌“烨P”,而东风本田的烨S7也计划在2025年上市。此外,本田在华的合资品牌也着手打造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如东风本田的全新新能源品牌灵悉在2024年9月推出了首款车型灵悉L。不过灵悉L销量表现不佳,单月销量仅百余辆。

在过去的五年里,东风本田连续推出了多款电动化产品,覆盖了SUV、MPV、轿车等多个品类。然而,尽管本田早早开启了电动化改革,但其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车型销量占比仍仅为20%左右。

曾任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的郑纯楷这样感慨道:东风本田曾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那只是“内燃机时代”的辉煌。

还有希望吗?

自2021年起,本田在中国市场的终端汽车销量便持续走低,四年间的年度累计销量分别为1,561,540辆、1,373,122辆、1,234,181辆及852,269辆,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财务层面,中国市场同样给本田的整体业绩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2024财年第二财季,本田的营业利润为257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0亿元),同比下滑15%,这是本田过去七个季度中首次出现营业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本田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第二财季业绩的下滑主要受东南亚和中国市场销售下滑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

实际上,销量下滑并非本田独有的问题,众多合资车企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其根源在于新能源转型的不力。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此前曾对此分析:由于对趋势的预判出现偏差,导致合资品牌并未全力转型,继而错失发展时机。起初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比较低,终端消费者对新能源的认知和接受度还不是有较大关联。多数合资车企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预期判断没有那么快,认为燃油车仍然是市场主流。

这就导致合资品牌虽也推出过纯电产品,但是和中国新能源车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价格,设计、还有智能化方面。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本田在华的发展路径。

对于本田等合资品牌而言,未来是否还有机会?有分析师认为,重塑企业形象,推出符合中国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喜好的产品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合资品牌需要扩大和加强与中国车企及产业链企业的合作,这或许是合资品牌真正的出路。

然而,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在合资品牌奋起直追的同时,自主品牌同样在快速发展,因此难以给出笃定的答案。

尽管如此,本田仍不愿放弃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本田在中国加速推动电动化事业,计划到2027年纯电动产品阵容将达到10款车型,包括e:N系列和全新电动品牌“烨”系列车型。本田还设定了到2035年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的目标。

 

跌破百万辆,本田在华还在寻求机会?

 

图片来源:本田中国

此外,本田与日产正在探讨合并的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合并获得更大的规模,以更好地参与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新技术的开发。在2025年的CES展上,本田还发布了0 Saloon与0 SUV两款概念车,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量产。

然而,考虑到本田2024年在华发布的新能源车型并未带来销量上的转机,市场对其能否等到这些新产品量产并带来业绩改善持观望态度。本田需要在中国市场展现出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效的策略,以扭转当前的颓势。

今日汽车更多>>

20万纯电家轿怎么选,新款极氪007还是小米SU7 新赛道来了!从CES看汽车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与未来趋势 BBA三巨头24年战报公布,谁是英雄or谁被打击? Rivian新专利申请:加热透镜以去除车灯沉积物 雷诺集团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1.3% 吉利汽车埃及工厂投产,未来年产能达近3万台 延锋胡斐:出海迈入新阶段,物流规划助力海外运营 海力达张悦:打造深度本地化的全球企业在供应链端的实践与思考 兰博基尼 再破纪录 2024年销售创历史新高! ​第10000辆交付!长超5米1,拥有百万实力仅售33万多,BBA不香了 零跑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耐世特常熟基地开业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2025武汉国际新能源汽车工业展,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2025汽车购新补贴政策在即,是时候迎接新车变革了吗? 威睿2024年终总结:以技术创新引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手机平板等购新补贴方案出台 1月20日开始陆续实施 充电桩赋能绿色出行,宇视科技让新能源汽车充电更简单 五菱纯电版“K-car”实车到店,4.78万起配双侧滑门,续航超200Km 沃尔沃2025年要推3款纯电车型 袁小林:混乱终会转为有序,要相信规律的力量 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大,市民这样说 近50款新能源车激战,2025年谁将主宰市场? 关于考虑新能源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的研究综述 绿源入局电动助力车,能否打破传统电动车增长困境? 混动市场新宠:雷诺吉利合资Horse小型高效电动机引领潮流 余承东称智界R7领先新Model Y,新晋纯电SUV销冠无惧对比 上汽通用2025年新春媒体沟通会:绝地反击后的新征途 高性能发动机,奥迪Q7燃油经济性表现优异 三菱EVO改装AIRBFT气动避震底盘升降:重塑经典 问界M8能否凭借高配置和增程续航撼动中大型SUV市场? 奇瑞的终于成功了,同级最大电池+同价唯一四驱,情绪价值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