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汽车 > 今日汽车 > 终于来线下看小米SU7!带你一起了解雷总的汽车开山之作!

终于来线下看小米SU7!带你一起了解雷总的汽车开山之作!

发布时间:2024-05-05 14:29:24来源: 15210273549

趁着五一假期,我和朋友一同前往越秀区的小米之家(星寰国际汽车旗舰店),一去到店里,三台不同颜色的小米SU7齐刷刷的放着,分别是珍珠白,海湾蓝,橄榄绿。(珍珠白没有拍到,人有点多)

橄榄绿

海湾蓝

外观方面,车身尺寸4997*1963*1440,轴距达到3000mm,车身修长,定位是C级,中大型轿跑汽车。外观和保时捷Taycan相似,从车头到溜背,非常的运动风格,整车风阻系数达到业界最低,只有0.195cd。头顶有激光雷达,前脸大灯呈现“米”字造型,带有主动式进气格栅,360全景影像,倒车雷达等。前备箱打开容量可达到105L。

来看侧面,车门采用的是半隐藏式门把手,雷总在发布会上也说了申请了专利,相信大家不会陌生,采用的是电吸门,无边框车门,单层玻璃,搭配电吸门。后视镜是无边框后视镜,轮毂采用的是梅花轮毂,黄色的四活塞布雷博卡钳,该车配备CDC空气悬挂。搭配贯穿式尾灯,后尾安装了个四挡可调节小尾翼,

 

 

 

 

 

 

可选配轮毂

 

车内方面给人感觉简洁,运动风格,电动调节座椅,一键启停加可翻转仪表盘,仪式感满满。方向盘的左侧可以放置手机支架,中控屏幕下方可上实体按键,左右两侧可加装拾音氛围灯,中央扶手箱下方有智能香薰接口,对讲机等。

旁边可放小米手电筒带破窗功能。前门把手设计了有放两个雨伞的袋子。一体式的Nappa真皮座椅,在顶配车型上有主动式的侧翼,在激烈驾驶中会主动收紧。搭配车载冰箱,25个扬声器音响,标配50瓦的无线充电,充电下方搭配空调、尾翼、空悬按钮。方向盘方面是平底的三幅式方向盘,下方搭配两个小圆按键,左边为巡航巡航,右边为驾驶模式,可实现最大扭矩输出。

中控屏幕是16英寸,8295骁龙芯片,车机系统完全属于小米的领域范围内,支持苹果的Carplay。后排搭配隐私玻璃。座椅上方可打开为Pad接口,可放置小米平板或者是苹果的。上方搭配全景天幕,隔紫外线率达到99%,隔热率达到97.6%,这就很受小姐姐的喜爱了。

 

 

小米SU7有三个配置可选择,分别是21.59标准版、24.59的Pro版、29.99的Max版本。三个版本的配置还是有点差距的,标准版搭载的是73.6千瓦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700公里,超400V平台。Pro版搭配的是94.3千瓦的宁德时代神行电池,CLTC续航达到830公里,错了激光雷达和城市领航功能。Max版本则全线拉满,采用双电机四驱布局,最大马力达到673匹,零百加速2.78S,搭载了101千瓦的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超800V平台,CLTC续航800公里。Max版本更是被雷总称为“性能猛兽”。有条件的更建议大家冲Max版本。

今日汽车更多>>

比亚迪力压美系排名第五,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 出乎意料!雷克萨斯敲定国产,但只生产纯电动 1月售3万余台,重夺“销冠”宝座,小鹏终于逆袭了 1月新能源销量:小鹏跃3万,小米超2万,都是什么含金量? SL-FILTER盛联滤清器:带您揭开机油滤清器测评迷雾! 2024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比亚迪名列第五 224323台,同比增长10.3%,奇瑞集团2025年1月销量出炉 阿维塔1月售8826台,同比上涨25%,环比有所下滑 多家车企发布1月销量 小鹏突破3万大关 理想汽车微微下滑 三款高端国产轿车来袭 尊界S800、仰望U7领衔 2025年刚过,本田就召回136.7万辆!快看你的车中招了吗! 全世界64%的纯电动车,被中国人买走了! 通用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29亿美元!受中国业务重组影响! 现代昂希诺,中国没人买,但全球销售200万辆! 2024年泰国汽车生产减少20%,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保时捷Taycan 有4个吉尼斯世界记录,你知道是什么吗? 20万纯电家轿怎么选,新款极氪007还是小米SU7 新赛道来了!从CES看汽车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与未来趋势 BBA三巨头24年战报公布,谁是英雄or谁被打击? Rivian新专利申请:加热透镜以去除车灯沉积物 雷诺集团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1.3% 吉利汽车埃及工厂投产,未来年产能达近3万台 延锋胡斐:出海迈入新阶段,物流规划助力海外运营 海力达张悦:打造深度本地化的全球企业在供应链端的实践与思考 兰博基尼 再破纪录 2024年销售创历史新高! ​第10000辆交付!长超5米1,拥有百万实力仅售33万多,BBA不香了 零跑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耐世特常熟基地开业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2025武汉国际新能源汽车工业展,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2025汽车购新补贴政策在即,是时候迎接新车变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