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汽车 > 今日汽车 > Ryzen AI 300系列尚未获得微软Copilot+认证,需要等到年底

Ryzen AI 300系列尚未获得微软Copilot+认证,需要等到年底

发布时间:2024-06-15 22:51:02来源: 15210273549

 

俗话说“天下功夫,唯快不破”,今年5月,一向在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市场基本没有任何存在感的高通联合微软整了一个“大活”,人气热度暴涨。

双方合作推出了“Copilot+ PC”,其核心是搭载高通骁龙X系列处理器、支持微软的Copilot+,宏碁、戴尔、惠普、联想、华硕和三星都将推出这种配置的笔记本电脑,并将于6月18日上架销售。

 

此举打了英特尔和AMD一个措手不及,因为目前Copilot+ PC是高通独占的,只有高通的骁龙X系列处理器经过了微软方面的认证,符合要求,而英特尔和AMD现阶段的处理器目前均不符合,非常尴尬,高通抢占了先机。

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和AMD的处理器什么时候能适配、通过微软的Copilot+认证,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关注,本文要分享的是AMD方面的消息。

 

AMD前些天在COMPUTEX 2024活动中展示了其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Strix Point 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其NPU提供约50 TOPS的算力,性能高于高通的产品,详情请参阅图五。

尽管如此,目前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尚未获得微软方面的Copilot+认证,因此,搭载Ryzen AI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在发布上市时并没有Copilot+认证,无法运行微软提供的某些基于AI的功能,比如Recall。

 

AMD表示,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通过微软方面的认证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完成,到时候搭载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可以通过安装微软推送的相关Windows更新获得这些功能。

虽然还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拥有这些功能,但是,现阶段入手搭载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NPU单元和性能也不是完全无用,仍然有很多其他方面、重要的用武之地。

 

现在已经有一部分第三方应用软件可以使用处理器的AI功能,比如Adobe的Photoshop, Premiere Pro和Blender等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所搭载的NPU单元,直接在本地运行,无需连接远程服务器。

所以,对于近期有意入手搭载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笔记本电脑的朋友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纠结这个问题,先买先享受,后期等通过微软的Copilot+认证,安装相应的系统更新之后即可拥有相应的功能,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英特尔方面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搭载Lunar Lake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也将于今年下半年某个时候正式发布,至于该系列处理器什么时候能通过微软的Copilot+认证,目前还不得而知。

今日汽车更多>>

比亚迪力压美系排名第五,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 出乎意料!雷克萨斯敲定国产,但只生产纯电动 1月售3万余台,重夺“销冠”宝座,小鹏终于逆袭了 1月新能源销量:小鹏跃3万,小米超2万,都是什么含金量? SL-FILTER盛联滤清器:带您揭开机油滤清器测评迷雾! 2024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比亚迪名列第五 224323台,同比增长10.3%,奇瑞集团2025年1月销量出炉 阿维塔1月售8826台,同比上涨25%,环比有所下滑 多家车企发布1月销量 小鹏突破3万大关 理想汽车微微下滑 三款高端国产轿车来袭 尊界S800、仰望U7领衔 2025年刚过,本田就召回136.7万辆!快看你的车中招了吗! 全世界64%的纯电动车,被中国人买走了! 通用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29亿美元!受中国业务重组影响! 现代昂希诺,中国没人买,但全球销售200万辆! 2024年泰国汽车生产减少20%,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保时捷Taycan 有4个吉尼斯世界记录,你知道是什么吗? 20万纯电家轿怎么选,新款极氪007还是小米SU7 新赛道来了!从CES看汽车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与未来趋势 BBA三巨头24年战报公布,谁是英雄or谁被打击? Rivian新专利申请:加热透镜以去除车灯沉积物 雷诺集团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1.3% 吉利汽车埃及工厂投产,未来年产能达近3万台 延锋胡斐:出海迈入新阶段,物流规划助力海外运营 海力达张悦:打造深度本地化的全球企业在供应链端的实践与思考 兰博基尼 再破纪录 2024年销售创历史新高! ​第10000辆交付!长超5米1,拥有百万实力仅售33万多,BBA不香了 零跑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耐世特常熟基地开业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2025武汉国际新能源汽车工业展,引领绿色出行新风尚 2025汽车购新补贴政策在即,是时候迎接新车变革了吗?